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蘇澳合作宜實施兩個揚長避短創造新特色

2016-03-31 05:22
  行政長官崔世安率團前往江蘇省訪問,先後會晤了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南京市委書記黃莉新、常州市委書記閻立,參觀考察了南京江寧高新技術產業園和常州了西太湖科技產業園,並簽署了《關於成立蘇澳合作園區聯合籌建組備忘錄》、《關於蘇澳公務人員交流學習項目備忘錄》兩份備忘錄。雙方都表達了期望把各自優勢疊加起來,創造更大的裨益;同時希望透過成立蘇澳合作園區聯合籌建組,提升兩地的合作層次的期望。
  這是澳門特區在過去重點與廣東省開展區域合作,最遠也是與「泛珠三角」區域內的九省區探討合作事宜之後,跨出臨近地域,到地理並不相接的地域探討合作,尋覓商機。這當然是行政長官崔世安和特區政府服膺於國家「十三五」規劃綱,及「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希望能有機結合加強各兄弟省區的區域經濟合作,在多贏互利之下進一步促進澳門特區「一中心、一平台」建設的新嘗試。
  江蘇是一個好地方,它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其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其一是經濟綜合實力較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江蘇經濟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以佔全國百分之一點零六的國土面積,養育了佔全國百分之五點七的人口,創造了佔全國百分之十點四的GDP。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已經踏進「萬億美元俱樂部」,人均GDP約一點三萬美元,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其二是產業基礎比較雄厚。江蘇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祥地,目前正致力於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物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戰略新興產業。其三是基礎設施比較完備。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水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各省區之首,京滬高鐵、寧杭高鐵、滬寧城際等建成投運,現有九座民航機場和七個億噸大港。其四是科教創新實力突出。擁有包括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在內的一百三十四所高等院校,一百八十三萬在校大學生,兩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能力連續五年位居全國前列。其五是對外開放程度較高。江蘇與二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聯繫,全省年進出口總額達到五千多億美元,連續十四年位居全國第二位。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三千二百億美元,連續十一年位居全國首位。進出口貿易和利用外資分別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左右。世界五百強企業有三百六十多家在江蘇投資;江蘇累計對外投資金額達二百億美元,位居全國前列。
  江蘇省的經濟發展已經大有超越廣東省的勢頭。實際上,它所擁有的「全國百強縣區」數目就比廣東省多,人均GDP也已超越廣東省。全稱為「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的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與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國際合作項目,也是蘇州經濟的增長極,是蘇州市的商業、金融中心以及城市中心,目標是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的創新型、生態型新城區。根據《國務院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國函[1994]9號),蘇州工業園區為副市級建制,但具有副省級外事和經濟審批權限,以及部分省級外事和經濟審批權限。
  而從行政長官崔世安一行只是參觀考察了南京江寧高新技術產業園和常州了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南京市委書記黃莉新和江蘇省港澳辦主任費少雲等則著力向代表團介紹蘇澳合作園區推介方案內容的情況看,澳門特區與江蘇省決定籌建的「蘇澳合作園區」,可能是「揚長避短」,避開了氣場強大的蘇州尤其是「新加坡工業園區」。這是聰明的做法,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互補長短,也才能使得未來的「蘇澳合作園區」,不致在「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這支「大光燈」的炫照下黯然失色。
  實際上,澳門特區雖然是一個省級地方行政區域,但由於面積小、人口少,經濟總量也不大,經濟產業結構單一,技術力量薄弱,因而在區域合作議題上,如何將自己的不足之處化為優勢,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現實問題。本來,以澳門特區上述的「短板」,在已有橫琴、南沙、翠亨、大廣海合作項目,澳門特區「到處伸手」已感到力不從心的情況下,不宜遍地開花,集中在幾個地方即可。而如今再到本身經濟實力超強的江蘇,就一定要拿出比江蘇更強的「本錢」,包括資金實力和管理能力、技術含量等,否則就徒然流於形式。因此,這又使得澳門特區與江蘇省的合作,在項目上力求「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澳門自己的某些特殊優勢,亦即江蘇省或缺的項目內容。羅志軍所說的「澳門作為葡語國家平台的優勢,以及在教育、科技、金融和文化等方面的成果」及閻立所說的「澳門在語言、人才、地理位置及與國際接軌等多個方面均有獨特優勢,尤其是與葡語國家有密切聯繫,未來常州可借助澳門的平台優勢,拓展與葡語國家的合作」,及日後可探討在養老、醫療、健保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就正是看準了澳門特區的優勢。
  或許是澳門與江蘇距離較遠,而且在語言方面不如廣東省的幾個合作區域方便,因而今次雙方所簽署的《關於成立蘇澳合作園區聯合籌建組備忘錄》,一是「備忘錄」而不是「協議」,二是先行成立「聯合籌建組」而不是直接決定成立「蘇澳合作園區」。亦即沒有「直奔主題」,而是先行進行合作定位研究,找出雙方最大公約數的合作方式和內容。這凸顯了雙方都較為慎重的態度,既緊緊抓住一切可以合作的機會,但又不是「揀到籃裡就是菜」。這對於並非急於引進資金技術的待開發地區,而是對外開放已經十分成熟的地域來說,是穩妥的做法。
  蘇澳兩地公務員的「交流」,不單止是觀摩學習,可能還有任職。實際上,在內地的術語,「交流」就是「輪崗」,是調到一個新的崗位去。《關於蘇澳公務人員交流學習項目備忘錄》中的「交流」是否也包括這個方式?由於實行「一國兩制」,兩地官員的任用制度及任職方式均不一樣,可能還需經過磨合。但仍有好處,尤其江蘇是出「國家級高幹」的地方,澳門的官員可從中擴寬自己的視野。實事求是地說,由於澳門地域小,公共行政內容少,以至公務員的視野不足,開拓性不夠。如有機會親身經歷內地公共行政,甚至受到「震撼教育」,當會有長足的進步。
  這次蘇澳合作的開展,既是在「十三五」開局時進行,也是中央正在「大執位」,為「十九大」舖路。實際上,習近平主席外訪前主持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其中一項議題是「其他事務」,其實就是近十個省區一、二把手的「大執位」。而原甘肅省長劉偉平的「另有任用」,據說或將接替已經年滿六十五歲退休年齡的羅志軍。因此,羅志軍今次主持蘇澳合作的工作,可能是在任內最後幾次出席的大型公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