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全澳門勞動者,聯合起來!

2016-05-03 05:27
     本欄上周六的最後一句,是「全澳門勞動者,聯合起來」。這有兩重含義,一是工聯總會應當以此為目標,團結起全澳門的受薪階層以至是自僱人士,將所有不管是「藍領」還是「白領」的勞動者都團結起來,才能不辜負「工聯總會」在其會章中所設定的「本會由澳門的僱員團體聯合組成,為各會員的領導機構」的定位,及所揭櫫的「發揚愛國愛澳精神,廣泛團結澳門僱員,發展壯大工會組織;爭取和維護僱員合法權益,維護僱員社會文化權利,開辦僱員文教、康體、福利及各項服務事業;擁護『一國兩制』,維護基本法,參與特區建設,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宗旨,尤其是與本文所要評議的「廣泛團結澳門僱員」的語意,團結全澳廣大屬於勞動者的階層。二是在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中,採取當年「聯合提名委員會」的策略,與也是屬於勞動者的非工聯總會團體,進行「策略聯盟」,甚至採取在不同性質的選舉中進行「換票」的策略,爭取保住「同心」初戰以至後來多次選戰所獲得的兩席,不要重蹈直選議席增加兩席卻丟了一席的覆轍,以重振工聯總會的輝煌。
     一百六十八年前,馬克思、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綱領文獻——《共產黨宣言》。其結尾發出了充滿國際主義激情的最強音:「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但近年「新馬克思主義」興起,認為這個譯詞不能適應當今的情況。因為在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新產業革命、新生產力革命迅猛發展的推動下,社會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傳統意義上的「無產者」越來越少,依然是勞動者的小有產者尤其是中產階層越來越多。就是在我們澳門特區,受薪階層大多也不是「一無所有」的「無產者」,他們即使不佔有生產資料,也擁有生活資料如樓房、汽車等。因此,用「勞動者」來取代「無產者」,其外延更廣、包容量更大,這樣能夠團結、聯合更眾多的勞動群眾。同時,這種取代並不背離《共產黨宣言》原意。因為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無產者」與「勞動者」基本上是同義語,時常同用、混用。曾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發表過《民主是個好東西》,引起各界廣泛關注的俞可平博士(現任北京大學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講席教授,及北大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所寫的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還是「全世界勞動者,聯合起來!」》一文就認為,「無產者」與「勞動者」基本上是同義語。因此,將無產者」譯為「勞動者」,既符合馬克思主義原著思想,又更切合當今世界和時代實際,更可以在實行「一國兩制」的澳門特區適用。尤其是其「聯合起來」的目標,對工聯總會有著鼓勵作用。  
  當年胡耀邦、楊尚昆、廖承志、習仲勳等領導人都曾講過,做港澳工作最忌「一『左』二窄」,即是意識形態不可太保守(左),群眾基礎不可太狹窄(窄)。否則就不能政通人和。不「左」,當然是不要偏激,不要譁眾取寵,不要趨附民粹主義,不要懷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不要偏走極端。在這方面,工聯總會還是操作得當的。至於某些議員的表現,那是另一回事。
   但不「窄」,工聯總會就值得注意了。本欄上週末分析工聯總會曾經錯失三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就帶有「窄」的影子。因為所流失的人員,也多是勞動者,本來就應該成為工聯總會或其屬下幾十個基層工會的會員。而且,從工聯總會的幾十個基層工會的結構看,除了個別的文職人員的工會之外,基本上是「藍領」亦即是體力勞動者的工會,很少「白領」或是腦力勞動者的工會,更少專業人士的團體。
  而形勢發展到了今日,勞動者不但有「藍領」,更有「白領」,以至是專業人士,甚至有自僱者。尤其是在澳門沒有自然資源,製造業己經北遷,曾經興旺一時的傳統產業紛紛萎縮,從而導致產業結構轉型,以第三產業為主,即使是仍有的「藍領」工序尤其是厭惡性的工種,已經轉移給外地僱員承擔,本地居民的「白領」僱員比例,早就超越了「藍領」,而且還成為主流。
  這些,也是勞動者,也是受薪者,顧名思義也應是工聯總會的會員;他們所成立的工會團體,也應當成為工聯總會的屬會。但遺憾的是,工聯總會未能「可操之於我」,亦即號稱「總會」的工會團體,並不囊括多數工會團體。還是「來來去去」那幾十個下屬工會,未見有更多的行業工會加入。甚至現存的一些屬會所代表的行業,如神香、炮竹、造船等,已經幾乎銷聲匿跡。套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使用的「殭屍企業」一詞,說是「殭屍工會」雖不中也差不了多少了。  
  因此,工聯總會應當以「全澳門勞動者,聯合起來!」作為自己的努力目標,跳出過去幾十年的幾十個下屬工會的舊框框,擴大陣營,爭取在新興行業內成立自己的工會,或是補強已有的工會,其現有的領導階層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或是由總會派出得力人員,或是從現有會員中發現有潛力人員,加強培養。
   總之,不要抱持單單「藍領」才是工人,「白領」不是工人的「窄」視野,只要是受薪的,甚至是自僱的,都應是自己的主力軍。即使是專業人士、公務員,在廣義上都是勞動者,都應要將其團結起來。倘能做到這一點,「同心」要重振其初始的輝煌,就不難了。
  自「聯合」拆分為「同心」、「群力」後,經過內部協調,各有「基本盤」。「同心」的「基本盤」,似乎是以工聯總會及其屬下行業工會,某幾個當年柯正平先生創辦的機構的員工等為主。但一直是固守,未見開拓;反而「群力」有注意開拓,至少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就把北區工商聯等社團吸納進去。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工聯總會要吸納也是勞動者團體的非屬會參與「同心」的運作,必須有利益交換,自己也要付出。比如,按照「政制發展」規定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其第三界別的勞工界從原來的四十人增至五十九人,增加率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五,高於整體的百分之三十三。在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舉中,除等額選舉的界別外,勞工界是得票率最高的,亦即「可控制於我」。
  既然因為增加了將近一半的名額,導致工聯總會在提名候選人時,提名了一些本應「吐故納新」的長者,為何不組織「策略聯盟」,「說服」某些與自己同質性較高的勞動者團體加入「同心」的運作,答允在下次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舉時,讓渡若干個名額該他們,以爭取他們在立法會選舉中,成為「同心」的支持者? 反正,這些勞動者團體的領導層,大多是中青代,這也是響應國家領導人對澳門愛國愛澳事業「薪火相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