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有感於譚俊榮團隊佩戴紅絲帶列席立法會

2016-12-02 05:22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日率領其團隊列席立法會,引介明年度社會文化領域的施政方針。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從譚俊榮本人到全體團隊成員,胸前都佩戴了紅絲帶,頗為引人注目。而紅絲帶是關注愛滋病防治問題的國際性標誌,以代表生機、激情和鮮血的紅色作為絲帶的顏色,倡導尊重愛滋病患者人權,推廣預防愛滋病的社會公益活動。而昨日是十二月一日,恰好是聯合國倡導的「世界愛滋病日」,作為主管公共衛生及醫療行政事務的社會文化司,其主官和高層官員首日到立法會引介施政方針及進行辯論時,佩戴紅絲帶,就不但是彰揚他們對自己的「救死扶傷」事業的熱愛和忠誠,而且也是展示他們對愛滋病患者、愛滋病感染者、及其照顧者的接納,也象徵對愛滋病防治、衛教、治療方法和疾病研究的支持。 
  當然,從意義外延考量,紅絲帶的內涵也不限於關注愛滋病防治問題。實際上,今年六月二十一日,香港九龍淘大工業村的時昌迷你倉發生的四級火警,導致兩名消防員殉職及十二名消防員受傷,另有多名附近居民不適送院。就有網民發起於Facebook頭像以紅絲帶,支持在大火中英勇救災的消防員及悼念兩位殉職消防員張耀升、許志傑。而在最近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立法會議員的個別當選者在宣誓時的辱國行為進行釋法時,一些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也在其臉書專頁貼出紅絲帶圖片,並上載寫有「支持中央政府釋法」字樣的圖片,以表明支持釋法。
  因此,譚俊榮團隊佩戴紅絲帶前赴立法會,除了是「應景」「世界艾滋病日」之外,似乎也是要表達他們的某種思想訴求。他們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我們無從知曉。但從他們進場時的志氣昂揚,步調一致的「肢體語言」中,可以主觀感覺到,是要顯示整個團隊的團結一致,步伐整齊,迎接各種挑戰,完成本領域政務的各種任務。
  實際上,從譚俊榮司長昨日的施政方針引介內容看,不乏銳意創新的舉措,也收到令人意外的效果。比如,講山頂醫院的管理和服務成功獲得澳洲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ACHS)的認證,全數通過四十七項評審標準,並獲取四項優異成績。成功進行了本澳首宗的腎臟器官移植手術。完成本澳全民健康調查和大腸癌篩查的先導計劃,提高病人治癒的機會。澳門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提高至八十三點二歲,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一點一,孕產婦死亡率為零,均位於世界前列水平等。而在教育範疇,國際教育評估測試取得良好成績,並注重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相關教學及活動增量明顯。啓動「藍天工程」計劃,成功協助婦聯學校、明愛學校及庇道學校遷往新校舍,為青少年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重視優秀人才的培養,擴展各類大專助學金的覆蓋範圍,將特別助學金的名額提升了五成以上。其他的文化、旅遊、社會福利、體育等範疇,都取得了較佳的成績。
  但澳門社會氛圍較為保守,對新生事物往往懷有排斥心理,有時超前表現或理念在澳門可能會遭受排擠。筆者在澳門三十多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就深有此感。倘無意間打破舊軌跡的平衡,衝擊固有的結構,可能會遭受「大石責蟹」式的圍剿,鋪天潑來的污水導致全身無一寸完膚,精神上的傷害極大。
  譚俊榮自兩年前出任社會文化司司長以來,就不斷遭受這樣的「待遇」。每逢推出一項新舉措,都遭到先入為主,尚未了解內容就已經認定為「廢品」的謾罵和抵制。甚至一些連謾罵者也不得不私下承認沒有瑕疪,相反還是較佳的項目,也是如此。這確實是不公平。
  這似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譚氏出品,必屬劣品」,無需看清楚其品質及內容,反正開罵和反對就是「正確」的態度,可以贏得廢青們的掌聲。傳染病樓是如此,中央圖書館館址也是如此,大賽車博物館更是如此。就連反對派的寫手也承認,這種不合常理的反應,是「超過了」。
  當然,也是事出有因。一方面,譚俊榮在剛出任司長時,有些急於求成,未能收斂急躁情緒,輕率地提出「光輝五年」的口號,聲稱在五年任期內完成離島醫院,這就使得對政府工程大多延宕,連一個輕軌工程竟然也是開展了好幾年都未曾舖軌,而大表不滿的居民,對他「拍曬心口」的保證,並不信任。從而形成了「習慣成自然」的「規律」,凡是他推出的新舉措,不用了解就「都是如此貨色」,因而照樣炮轟將不會錯到哪裡去。另一方面,在中央政府和行政長官崔世安籌組第四屆特區政府時,提出「新人事,新氣象」的新理念,新的主要官員人選都普遍展現既有執行能力,有魄力,有官德,而且能與行政長官和領導班子團結一致,齊心合力,「想做事、會做事、能共事、幹成事、不出事」,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市民大眾信得過」的新氣象。反對派要挑釁他們,也就像是「老鼠拉龜」,無從下手。而譚俊榮初期的急躁表現,就讓憋坏了的反對派,找到了發洩口,使他成為反對派攻擊特區政府的「承受總代表」。 
   澳門是個多元社會,各種訴求及聲音也樣化。因此,有不同意見,並不奇怪。而且在反對意見中,確實也有不少是合情合理,具有真知灼見的。特區政府應予接納,並參考作為自己的施政著力點。
  但也毋庸諱言,在反對聲音中,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就是有些人其實並未實質接觸過法律及公共行政以及各種專業領域,但偏偏就以「周身刀,把把利」的「專家」的面目出現,並以能夠阻滯特區政府的發展計劃為樂,不管有關項目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總之就是要反對,讓自己能展現「喊水能凍結」的「實力」就感到夠「爽」!「爽」了自己的「意見領袖」滿足感,卻阻滯了特區的發展和「澳人」的福祉。
  因此,必須摒棄「父子騎驢」的怪圈,而是應該「從善而流」與「擇善固執」雙結合。反對意見是要傾聽,但不能被其牽著鼻子走,更不能被其桎梏自己的思路,認定對澳門有利的就去做。傳染病大樓和中央圖書館的選址,反對的就是「來來去去這幫人」,更多的贊同者卻沒有開聲。當然,也應調整心態,雄心壯志固然要有,但要掌握有度,即使未能做到精準,也不要過於濫情,那種「條件反射」的反應就將會漸漸淡弱消散。
  這方面的教訓,過去是太多了。比如,在歷史上議事亭前地的噴水池兩側,是有馬路可行走汽車的。澳葡政府計劃把此打造成為步行區,就先行封閉了靠近郵電局一側的馬路,結果引發了強烈的抗議,後來再封閉龍記酒家的另一側馬路,抗議聲更是鋪天蓋地,甚至到了開座談會「聲討」的地步。當時的主管官員「任爾東西南北風」,「咬住青松不放鬆」,堅持去做。事實證明,這個步行區的構思是正確的,並使今日的「澳人」和遊客得益。
   又如,新馬路的一些舊樓,業主希望能將之拆卸重建高樓。其中某些業主具有很「硬」的背景,「硬」到足可再次發動「一二三事件」。但澳葡政府卻不為其所動,堅持以其為保護區,及不夠空間建設停車場,消防等問題為由,不予批准,「硬」是將之頂住了,你「硬」我更「硬」。當然,時空背景不同,華人領袖何賢在歡迎新任澳督高斯達將軍少將到任的酒會上致辭,指出中葡兩國已經建交,葡國合法管治澳門,華人社會應當自覺服從澳葡政府的管治,不能再搞「無政府主義」,也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