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既是國家任務就宜交給央企整體承包

2018-09-25 09:11
  中秋佳節,天上月圓,地表也呈現「兩地一家親」的團圓。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運營,西九龍站「一地兩檢」口岸也正式開通。該站在通車當天就共驗放前往香港方向的出境旅客超過四點二萬人次,返回內地方向的入境旅客也超過三點三萬人次,亦即出入境總計超過七點五5萬人次。昨日是內地中秋節小長假的第三天,雖然客流較有所回落,但依然熱度不減。而且從電視鏡頭中可見,香港乘客都是興高采烈,充滿著對祖國高速發展,及對香港特區終能搭上融入國家發展的宏圖的喜悅心情。當然,也是為廣大「港人」終於痛擊反對派的阻擾,讓香港高鐵能夠駛向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我們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的香港建設好」的美好願景,而充滿憧憬。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天曾經為阻攔香港高鐵尤其是「一地兩檢」而上跳下竄的香港反對派,不見蹤影。他們在電視鏡頭中看到「港人」的熱烈反應,不知是否感到,太慢不但是在行動上失敗,而且在政治心理上,也是得不到絕大多數「港人」的支持,今後他們的各種反對行動,就將益發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這真應驗了毛澤東主席的名言:「人民大眾開心之日,就是反動派難受之時」。因此,香港高鐵通車的勝利,不單止是物質亦即「硬件」建設上的旗開得勝,而且更是精神亦即「軟件」建設上的高歌行進。
  香港高鐵的通車,也將會加強香港接通「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能力,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大動力;並有利香港接駁內地創科城市和製造業集聚區,為香港創科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鞏固香港的金融、貿易和旅遊等傳統支柱產業。正如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所強調,高鐵豐富和拓展了「一國兩制」的實踐,是廣大香港同胞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和「共擔民族復興歷史責任、共享國家繁榮富強偉大榮光」的經典寫照和生動縮影。也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所指,實施「一地兩檢」,可以保障高鐵香港段的運輸、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當然,更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儀式致辭時所說,香港加入發展一日千里的國家高鐵網絡,步入高鐵新時代;高鐵香港段貫通廣州、深圳、香港三個高速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龍頭城市,更透過京廣客運專線和杭福深客運專線,將香港連接至首都經濟圈和長三角區域,進一步接通國家三大經濟圈,有助增強區域之間的協同效應,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香港高鐵的通車,不單是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在給香港院士回信中所指,支持香港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支持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為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出貢獻,是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也驗證了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韓正在會見參加「任中培訓」的澳門主要官員時,所說的習近平主席對港澳政策有一系列新觀念、新思想、新戰略;另外,也是再度呈現張曉明傳達韓正組長的四點指示,是凸顯了中央的港澳工作的思路,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在繼續對「港獨」和分裂勢力保持高壓的同時,進行「去鬥爭性」及必須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的戰略轉移。而習近平辦公室公職人員給澳門大學、科技大學的教授的回信,也充分體現了這個精神。
  因此,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是治權的回歸,亦即是「第一次回歸」;而現在中央支持港澳的經濟建設,通過促進港澳更加全面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發展大局,促成港澳居民與內地的感情融合,這是「人心回歸工程」,亦即「第二次回歸」。
  實際上,香港澳門回歸初期,中央有關部門曾經片面理解「不干預港澳兩特區高度自治事務」,因而提出了「井水不犯河水」的概念。由此,回歸前各界社團絡繹不絕地赴京訪問的情形不復再見,就連身為全國人大港區代表的馬力,獲邀請到香港中聯辦大廈看一場電影,也大發感慨:他是在香港回歸以來,首次進入中聯辦大廈。因而早在香港「七一大遊行」之前的二零零二年,本欄就對所謂「守門員」之說,提出了異議。本欄認為,中央港澳工作機構出於展現「不干預港澳高度自治範圍事務」誠意的考量,而逐漸疏遠港澳民間團體及各界人士的做法,看來應是中央港澳工作機構的官員錯誤理解「高度自治」方針所致。其實,中央港澳工作機構加強與港澳民間團體各界人士的聯繫,並不抵觸「高度自治」方針,與「干預港澳高度範圍事務」也絲毫沾不上邊。當然,對於屬於特區高度自治範圍事務的監管,應當是由特區自己的力量來實施監督,如立法監督、輿論監督、司法監督等。但屬於基本法規定的中央對特區享有管治權事務的監管,則應由中央、內地從事港澳工作的機構進行監管和指導。屬於促進香港、澳門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交流與合作,聯繫香港、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增進內地與香港、澳門之間的交往,反映香港、澳門居民對內地的意見;處理有關涉台事務……等業務,更應由中央派駐特區機構具體執行。
  在澳門中聯辦前白志健主任宴請新聞界負責人時,筆者也反映,回歸前中央不同單位分別邀請澳門新聞界高層訪問北京,並由中央相關領導人李鵬、丁關根、錢其琛等接見;但回歸後停下來了。白志健即指示王今翔副主任瞭解並安排,果然後來就恢復邀請安排,先後由李長春、劉雲山、劉奇葆、黃明坤等領導人會見了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而其他各界別社團、人士也紛紛組團訪問北京,並獲得中央領導人的會見。實際上,密切聯繫群眾,這是中共的優良傳統,也是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並親身踐行的優良作風。相信,澳門中聯辦在鄭曉松主任的領導及親身示範下,也將會有一番新氣象,充分發揮好中聯辦作為中央與特區政府、各界人士的聯絡橋樑的作用。從而促進人心融合,在澳門特區「人心基本回歸」的良好基礎上,再接再厲,更上層樓。
  看到香港通車,澳門輕軌與橫琴城軌的交接仍然遙遙無期,心中不免「有一根刺」。雖然澳門沒有香港那樣的政治阻力,也雖然這項工程的難度可能沒有香港高鐵那麼大,但卻是連影子都還沒有,真是令人汗顏。
  從相關安排看,澳門的蓮花口岸將會「前進」到珠海的橫琴口岸,因而估計也將是實行「一地兩檢」。只不過是在內地境內,不是在澳門境內,政治阻力將會更小。而且,蓮花口岸的土地可被釋放出來,為澳門特區政府和居民解決土地緊缺的問題,無論是興建公共設施還是公屋,都將有利於舒緩民怨,促進社會穩定。
  誠然,澳門輕軌如何與珠海城軌對接,在工程技術上會有一定的困難。在澳門離島段的輕軌是採用高架樣式。如果過海輕軌也是高架,可能與橫琴口岸的地下樣式難以對接,不利於「一地兩檢」。而且,按照八號風球就封橋的法律規定,高架輕軌也將不是「全天候」。而採取河底隧道形式,在《民防綱要法》通過頒佈並實施後,遇到十號風球其他陸路口岸關閉後,仍可開放這個地下化的口岸通道。
  但如此艱鉅複雜的施工條件,澳門本地公司的資質是根本承受不了的。從離島段輕軌工程的烏煙瘴氣狀況看,就將更不放心交由本地公司承接該工程。因此,還是像鄧小平所說的那樣,膽子再大一點,思想再開放一點,干脆就禮請中鐵總公司整體承包。實際上,內地二萬五千多公里的高鐵網,逢山開洞,逢水架橋,雖然十多年間,就建成世界上通車里程最長的高鐵網,而且還建設了全球最高的大橋——南盤江大橋。
  如果再採取「澳門模式」,可能到基本法規定的「五十年不變」屆滿時,都無法開通。既然澳門輕軌聯通全國高鐵是國家任務,「一地兩檢」更是國家政策,就應由央企整體承包,從設計到施工都是如此,就像澳門大學橫琴校區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