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澳門還是需要一條全天候的過海通道

2020-09-19 04:07
  有關《澳門特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的公眾諮詢工作,正在進行。總體來說,這是落實執行《城市規劃法》,改變澳門開埠以來沒有城市規劃的混亂狀況情況的必要舉措,也是特區政府展現科學施政、民主施政誠意之舉。但並非完全沒有瑕疵,其中最為人詬病的是,含有新城填海區D區內容的《澳門特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公佈才不到七十二小時,卻突然宣布將要取消D區,讓人產生「兒嬉」、具有很大隨意性的感覺,難怪專業人士驚呼「感到驚震」、「危機四伏」:如此週張地進行公眾諮詢的規劃草案,即使是獲得最大公約數定了案,日後是否也將會被認為「不算數」,隨意被否定推翻?倘果如此,這個隆而重之進行的公眾諮詢工作,是否也將是「弄假的」?
  實際上,就以包含有D區的《新城填海區總體規劃草案》而言,已經進行了三輪的公眾諮詢工作,前前後後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邀請了內地權威性專業機構參與,但卻是說變就變,此前的公眾諮詢工作等於「白做」。現在的《澳門特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的公眾諮詢工作,剛開始進行就自我否定,取消「草案」中既有的D區,這讓公眾如何相信諮詢工作的誠意?還不如不搞。
  此前進行過公眾諮詢工作而定案的基建計劃,隨後又被取消的,又豈止是D區?輕軌第一期計劃的澳門段,經過十多年的反复諮詢討論,其中有兩個路段曾經發生激烈爭論,還驚動到中央政府批准填海申請才獲得解決,已經基本定案。但在今次《澳門特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及《輕軌東線方案》公眾諮詢工作的文本中,也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另外,也是已經進行過公眾諮詢工作而最後定案,光是進行多輪專業性環評論證就花了一個億的「第五通道」,也被排除在《澳門特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之外。由於「第五通道」的南端出入口是在D區,因而很容易就讓人們將之與「取消D區」聯想了起來。但即使如此,《澳門特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還是列舉了D區,因而讓人頗有「摸不著頭腦」之感。
  豈止是民間感到莫名其妙,就是參與決策者,也是「朦查查」。實際上,面對取消D區後,會否影響連接B區與D區的「第五通道」的興建的問題,工務局局長陳寶霞也表示,當局一直有跟進項目,現正就澳門「第五通道」作專題研究,暫時未有收到需要改動的通知,在工務範疇會繼續研究。她又稱,《澳門特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仍在諮詢階段,新城D區未有最終定案。
  經歷過「天鴿」、「山竹」等強颱風的襲擊,絕大多數居民都認為,在澳門半島與離島之間,必須要有一條「全天候」的過海通道。實際上,現有的三條過海通道,在每當八號風球高掛時,就必須封橋。屆時離島的居民及旅客倘有重危傷病,就無法將之送到市區的兩座醫院急救。而在封橋後,賭場員工無法上下班,及旅客「賭客」無法出入離島。雖然這兩大迫切理由已經或將會消失。離島醫院盡管未能按照「光輝五年」計劃如期建成,但畢竟也已在建;《民防綱要法》也規定,在升掛八號風球後關閉賭場和出入境口岸。
  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離島與半島之間的「最大交通公約數」,還是需要籌劃的,這是對人民負責任的表現。本來,從A區到D區的第四通道,是有人建議以隧道方式興建的,但最後確決定採用橋樑的形式,並承諾加強在風力較大情況下的安全措施。不過,仍未能抵檔十級以上的颱風。而輕軌東線是走海底的,但只是針對乘客,而沒有及於車輛尤其是某些特殊車輛如消防車、救護車等。在離島醫院建成後,救護車的急切性可以消除,但消防車及警車還是對八號風球下的「全天候」過海通道,有所需求的。
  這樣,就只能是寄望於「走海底」的「第條通道」了。此前曾有人提出,第一條通道--澳氹大橋已經殘舊,建議拆卸重建。這是典型的「只顧埋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缺乏政治敏感度。因為按照《澳門基本法》第十條第二、三款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繪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的綠色旗幟。」「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中間是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周圍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葡文『澳門』」。
  實際上,區旗、區徽上的五顆金黃色五星,象徵著國家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三朵含苞待放的蓮花,象徵著澳門的自然地理特點,即澳門是由三個島--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大橋反映了澳門的自然景觀,象徵著把澳門三島連在一起。平穩的海水寓意著澳門四周是我國的領海,澳門在回歸祖國後定能保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區徽上寫著有葡文「澳門」,表示葡文仍是澳門特區法定的官方語文。至於選定綠色為區旗、區徽的底色,意圖是使澳門特區區旗、區徽的主體色彩與香港特區的區旗、區徽的主體色彩有所區別。
  因此,拆掉這座作為澳門特區區旗、區徽的重要元素之一的澳氹大橋,等於是違反基本法。於是,又有在澳氹大橋旁邊新建大橋的方案。這也將會對澳氹大橋的周邊景觀形成干擾,從維護區旗、區徽的莊嚴性出發,也是不宜的。
  因此,「第五通道」不但是有必要興建的,而且還應當採用海底隧道的方案。日前有一位工程師質疑以海底隧道方式興建「第五通道」,可能是「單純技術主義」,為專業技術而專業技術,不了解《澳門基本法》的制定過程及內容。
  至於這位工程師擔心,該處的河床淺,土壤上層約有二十公尺的淤泥等,其實以當今的工程技術,已經不是問題。實際上,與「第五通道」相對應的不遠處,就有廣珠城軌的延伸線,穿越十字門海底。該工程是採用盾構機施工,「第五通道」也可使用盾構機技術。
  在淤泥河床興建河底隧道,技術已經成熟。廣州的珠江河底隧道,上海的黃浦江河底隧道,還有杭州西的湖底隧道,都為澳門「第五通道」的興建提供成功經驗。當然,在澳氹大橋的旁邊興建海底隧道,可能會對支撐舊大橋摩擦樁的泥土造成某種影響。因此,距離澳氹大橋遠一些,可以避免這種影響。這需要專業人士進行研究。另外,由於該處的淤泥層較厚,海底隧道的深度可能會較深,這將會導致在B區和D區的兩端出口,爬升坡度較長,佔用較多的地面面積,這與廣珠城軌延長線是「地鐵」,無需考慮出入地面的問題,是不同的。但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視察澳門特區時所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充分發揮專業技術智慧後,是一定能夠妥善解決的。